11月6日至7日上午,中共天津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据无锡精拉钢管检测员指出,
该会提出到2035年,天津基本建成创新发展、开放包容、民主法治、绿色宜居、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
另外,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云南等省,也根据本地实际,提出了相应目标。
对此,天津社科院战略研究所所长陈月生认为,各地出的新时期目标,显然是对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这将涉及到地方后续发展规划的调整和编制。
多地确立2035年目标
据
无锡精拉钢管检测员表示,根据十九大报告,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标报告的奋斗目标,各地也开始确立中长期地方发展战略。
11月6日至7日,天津召开的上述会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创新发展、开放包容、民主法治、绿色宜居、文明幸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到2050年,把天津建设成为具有强劲实力、独特魅力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
同日,中共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要在2030年基本完成。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说,山西转型发展的过程也是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此前11月2日,中共河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河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的决定(草案)》,提出到河北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10月31日召开的中共山东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则提出,山东2035年要实现发展质量效益更高、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更加富裕、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中走在前列。
天津社科院战略研究所所长陈月生认为,随着各地新的发展目标提出,下一步可能会有具体规划出台。一些地方的城市总体规划可能也会作出调整,以对应2035年目标。
据
无锡精拉钢管市场调查员调查了解,天津目前有到2020年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到2035年的规划还待制定。而上海此前有规划到2040年的公示版本,该规划未来可能也会明确2035年的发展目标。
切合实际制定规划
此前10月27日,四川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强调,要推动十九大精神和各项部署要求在四川落地落实、见到实效。要落实到治蜀兴川战略谋划上,进一步完善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各项部署,找准着力重点、细化政策措施。
各地2035年具体指标如何设定,对地方未来发展是重要引领。中央财经办副主任杨伟民曾指出,我国要在2035年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人均GDP(或者国民总收入)要在2-3万美元左右,比2016年的8000多美元要高数倍。
中国社科院数量所研究员沈利生建议,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定目标。“像北京、天津的人均GDP水平比较高,早就达到了高收入地区的水平了,应该有更高的目标。”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增长室研究员张自然也认为,各地没必要都设定到2035年实现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像人均GDP只有5000多美元的地方,要在未来十多年翻2倍以上难度仍很大。
“比如青海生态环境好,发展经济对其不是主要目的,保护好环境更为重要。”张自然说。